2019年8月,一款能唱歌跳舞、還能當向導的“重慶造”機器人在兩江新區下線。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12月11日電(王龍博)“未來,ABB將借助兩江新區良好的政策環境和一流的創新聚集資源,打造全球領先的變壓器智能制造基地?!盇BB集團高級副總裁張金泉說。
????大約一周前,作為全球智能制造知名企業的ABB與重慶兩江新區簽署合作協議,推動ABB兩江新區變壓器智能制造基地的建設。
????與ABB智能制造基地落戶差不多同一時間,作為德國工業4.0發起企業之一的SAP宣布將在重慶西永建設智能制造聯合創新中心。這是SAP發布“中國加速計劃”后,落子中國中西部地區的首個創新中心項目。
????2019年,重慶正式將建設 “智造重鎮”明確為發展目標。這個擁有我國全部31個制造業大類行業門類、制造業總規模約2萬億元的西部工業基地,正吸引眾多全球工業“巨頭”來此搶灘布局。
????“以智能化程度較高的機器人產業為例,世界排名前五的機器人企業中,已有川崎、庫卡、ABB、發那科4家落戶兩江?!眱山聟^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智博會”等平臺的吸引下,一系列智能化資源要素加速向重慶集聚,成為推動當地智能產業快速崛起的重要動力。
????臨近年末,康佳集團在重慶璧山半導體光電科技產業園仍在緊張施工。
????近年來,康佳積極投入包括5G、半導體、物聯網、新一代顯示技術等自主創新領域?!爱斚碌闹貞c,在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向上與康佳非常契合?!笨导鸭瘓F總裁周彬表示。
????十多年前,重慶抓住全球電子產業進行重組的契機,通過引進惠普等眾多整機和配套商,成功在全球電子信息產業中占據一席之地。自2017年以來,重慶開始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采取“補鏈成群”等思維,積極推動現有電子產業向高端化發展,構建覆蓋“芯屏器核網”的智能產業矩陣。
????今年8月舉行的“智博會”上,紫光集團宣布在重慶落地存儲芯片產業基地等項目,以進一步推動當地芯片產業集群的壯大。
????存儲器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短板,也是重慶打造智能產業矩陣瞄準的重點方向。紫光重慶存儲芯片工廠將依靠紫光集團在存儲器領域積累的從設計、生產、測試、方案構建到全球量產銷售等研發和產業化經驗,主要專注12英寸DRAM存儲芯片的制造。該工廠將于近期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建成投產。
????“重慶市政府對智能產業的支持,以及營商環境的改善,確實給了我們很大的吸引力?!弊瞎饧瘓F聯席總裁于英濤表示,紫光將通過落地項目,助力重慶進入國內智能產業“第一梯隊”。
????此外,京東方第6代柔性顯示生產線落地開工、SK海力士繼續擴大在渝產能……2019年,在液晶顯示、集成電路等關鍵核心部件領域的一系列突破,不僅助推重慶電子產業補鏈成群、邁向高端,還有效帶動了電子產業向智能產業升級。
????在智能產業的帶動下,今年前三季度,重慶市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2.1%和11.2%,增速分別高出規上工業6.7和5.8個百分點,對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分別達35.7%和43.5%。
????“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智能產業正在為重慶工業向高質量發展提供越來越強的新動能?!碑數貙W者分析稱。
重慶某品牌整車廠內,多個機器臂正在生產線上進行安裝。新華網發
????“通過與智能技術融合,重慶龐大的工業集群將爆發更大的‘化學反應’, SAP看好這場融合中蘊含的價值?!?SAP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李強表示。
????圍繞“智造重鎮”這一目標,重慶市不斷加大力度推動傳統制造業加速向智能制造轉型。今年7月,重慶正式出臺《關于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力爭到2022年初步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制造業發展格局,培育3-5個國家級服務平臺,建成20個以上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化轉型的制造業平臺,爭創國家級工業大數據制造業創新中心。
????重慶的動作也讓國內外智能化服務提供商看到了“用武之地”。僅2019年,就有博世工業4.0創新技術中心和工業大數據中心、英特爾FPGA中國創新中心、達索系統智能制造創新中心等眾多項目來渝落地,目標都指向重慶傳統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
????李強認為,重慶是全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這為像SAP這樣的企業推動在華業務發展提供了絕佳的市場。
????隨著政策、平臺等要素的不斷聚集,加快智能化步伐也在2019年成為重慶絕大多數制造業企業的共識。
????在宗申集團車間內,一條經過智能改造的摩托車發動機總裝生產線上,人員較改造前減少了66名,減少比例超過一半。同時,生產過程中的防錯能力也提升了10%以上。
????不斷加大智慧賦能力度的小康工業,通過數字模型建立數據庫,實現更好地匹配從用戶端得到用戶的需求。產品得以已遠銷南美、中東、東南亞等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中國、美國等全球重點國家建立研發中心。
????機器臂在流水線上忙碌、無人物流車在生產車間內快速配料……2019年,這些電影中“未來工廠”的畫面開始出現在越來越多重慶制造類企業的生產現場,智能化改造也逐漸從原本的汽車、電子等領域,逐漸向裝備、新材料、輕工乃至榨菜等農產品加工領域拓展。
????根據規劃,到2022年重慶將累計推動5000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建設10個具備國內較強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50個智能工廠、500個數字化車間,使84%以上的規上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制造階段、64%以上的規上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網絡化制造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