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名外科醫生成為外一科的主任,他帶動科室骨科從無到有,從有到精,并帶領外科創建成為沙坪壩區重點???。他就是沙坪壩區中西醫結合骨科的“探索者”——吳顯榮。2002年開始,吳顯榮來到沙坪壩區中西醫結合醫院,至此開啟了21年骨科高質量發展的探索、深耕之路。
“那時候醫院還沒有專門的骨科,都在大外科,骨科基礎可以說為零?!被貞洺鮼磲t院時,吳顯榮記憶猶新:起初整個外科只有20張床位,醫生也只有5名,能開展的項目只有闌尾炎、疝氣、膽囊切除及腸穿孔修補術等基礎類外科手術。
如何帶動醫院骨科快速發展成了吳顯榮工作以來一直在思考、探索的“功課”。到醫院后的第3年,吳顯榮被派到陸軍軍醫大學附屬大坪醫院進修學習。經過一年的專業學習,吳顯榮帶著外科,尤其是骨科領域的前沿知識和技術回到院里,并在半年后開始擔任外科主任。
學成歸來的吳顯榮,一門心思投入到新技術的開展中去,不久便獨立開展了四肢骨折切開復位手術。2008年,他更是在院內率先開展了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對于骨科發展而言,該手術的成功開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2009年9月,科室發展迎來一個分水嶺?!坝捎诳剖乙呀洶l展到一定規模,我們外科就正式分成了外一科(骨科、創傷方向)和外二科(普外、泌尿方面),我在外一科任主任,專業方向是骨科?!?/p>
吳顯榮為科室青年醫生講解骨科知識。
新的科室、新的方向沒有讓吳顯榮懈怠,反而燃起了他更強的斗志,他帶領科室在創傷骨科的基礎上,于2008年9月又開始開展顯微外科技術,進一步讓科室技術更精、更尖。
2010年,在吳顯榮帶領下,科室在全區區級醫院中率先開展了椎體成型及椎體后突成型術,不僅打響了科室名頭,也為患者解除了病痛,切切實實造福了患者。
2012年,吳顯榮率先在科室開展了椎間融合術、腰椎骨折前后路手術;2016年,科室率先開展了等離子髓核消融術;2017年,科室率先開展了人工膝關節置換術;2021年,科室開展了關節鏡手術……
隨著一系列新技術的開展,醫院骨科實力得到了患者與同行的認可?!澳壳?,我們開展的手術項目在區級醫院中是比較齊全的,包括手足顯微外科,各類創傷骨科、髖膝人工關節置換、經皮椎體成型術、經皮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胸腰椎前后路手術以及關節鏡手術?!?/p>
從初來乍到時的沒有骨科,到如今獨立成科,并能開展各類高精尖骨科手術,都離不開吳顯榮從醫以來的精益求精和創新務實。在他帶領下,科室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克服技術難題,以一系列新的骨科技術,為轄區骨科病人帶去了眾多福音,使得他們就近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翁小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