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m8sef"></dd>

<rp id="m8sef"></rp>

    1. <label id="m8sef"><optgroup id="m8sef"></optgroup></label>

      <dd id="m8sef"></dd>
    2. 首頁 > 正文
      重慶:新建550余座小微停車場緩解停車難

        8月2日上午11點,江北區海爾路紅沙麗景A區居民陳文正沒有把車開進自家小區車庫,而是轉進對面的紅沙麗景1號小微停車場。

        “我們小區建設較早,規劃車位不夠,停車一位難求?!标愇恼嬖V記者,今年4月紅沙麗景1號和2號小微停車場投用后,小區停車難問題大為緩解。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城市管理局堅持“以學促干”,以惠民有感的工作導向,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作為2023年全市15件重點民生實事之一,全市在老小區、老校區、老醫院、老商圈等“四老”區域建設小微停車場,目前已建成小微停車場550余座,新增停車位3.4萬余個,極大緩解了部分區域停車難問題。

        科學選址

        調查識別重點停車難區域

        “我們開展了全市停車設施基礎信息普查工作,用好調查研究法寶,科學選址?!笔谐鞘泄芾砭值罉蚬芾硖幪庨L曹陽介紹說,一方面摸清設施底數基數,另一方面收集停車設施時間、空間使用情況基礎數據,并結合人口流動分布,初步識別出20個重點停車難區域。

        市城市管理局停車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田仁慶稱,各區縣也結合實際,建立動態閑置土地資源臺賬、征集群眾關于停車場建設的“心愿清單”,“一賬一單”相互對應,把小微停車場建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

        例如,九龍坡區二郎街道五臺山社區九楊興村片區居民樓建于上世紀90年代末,停車位匱乏,停車亂、停車難矛盾十分突出。在普查工作中,該區發現有塊6000余平方米的閑置地塊可以建設小微停車場。

        “從目前梳理的情況來看,選址主要有三個考量?!辈荜柗Q,一是重點實施老小區、老學校、老醫院、老商圈等“四老”區域小微停車場建設,貼合民生需求;二是空地、廢地、邊角地改造,加強了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和閑置土地的長效管理,規范了交通和環境秩序;三是利用軌道交通站口零星土地建成小微停車場,進行“P+R”停車換乘試點,推進市民綠色出行。

        因地制宜

        利用閑置地塊建設小微停車場

        “紅沙麗景1號小微停車場,原來是一塊荒地,雜草叢生?!苯眳^城市管理局市政公用科負責人周偉告訴記者,通過平整硬化場地、升級基礎設施等舉措,這里新建了一處面積約970平方米、有38個車位的小微停車場。

        “重慶山高坡陡,停車場的用地條件非常有限,建設小微停車場是因地制宜的選擇?!辈荜柋硎?,小微停車場不同于商業停車場或者大型的公共停車場,主要利用部分城市零星用地、閑置用地、橋下空間等地塊建設,不需要新征用地,盤活了原有的資源。

        例如,沙坪壩區馬家巖地鐵出站口有片空地,此前成了露天垃圾堆。今年,通過平整路面、重新劃設標線、安裝阻車器等,就建起了一個小微停車場。

        智慧賦能

        破解“空間小”“管理難”問題

        沙坪壩區二開發區小微停車場,即使到了晚上也沒有工作人員值守。掃描二維碼,車主自助辦理繳費等服務?!榜{駛員不用擔心晚上停車不安全,停車場安裝了監控及照明系統并接入管理單位?!鄙称簤螀^城市管理局市政科負責人周斌告訴記者。

        “在建設小微停車場的過程中,我們通過智慧賦能,破解‘空間小’‘管理難’等問題?!辈荜柗Q,通過安裝智能監控、智慧道閘、地磁感應等設備,引入智慧停車系統進行管理,并實現無人值守、便捷支付等智能服務,部分小微停車場完成智能化建設,解決“管理難”問題。

        例如,今年年初投用的璧山區天然氣公司北側小微停車場,占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設置停車位85個。該停車場配備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具備無人值守、電子收費、智能道閘等功能。

        記者 崔曜 實習生 吳夢涵

      編輯: 王彩玲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国产美女a片免费观看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