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重慶市委政法委、重慶市法學會主辦的重慶市政法領域改革最佳實踐評選活動發布儀式上獲悉,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申報的5G“車載便民法庭”入選重慶市政法領域改革“十大最佳實踐”。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為解決偏遠地區群眾打官司路途艱辛的難題和法官現場辦案、制作文書的需求,重慶市高法院創新研發出5G“車載便民法庭”,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接受法律服務。
5G“車載便民法庭”充分運用原筆跡電子簽名、法律知識圖譜等人工智能技術,使智慧法院一站式訴訟服務便捷延伸至人民群眾家門口,構建起便民訴訟、傳播法治、弘揚德治和促進基層社會治理的流動矩陣,形成了矛盾糾紛一站式解決、司法服務一體優化、普法釋理一路傳播的移動平臺。
2022年,5G“車載便民法庭”開展全域立案、巡回審判等3600余場次,提供智能訴訟服務7000余件次,惠及基層群眾30萬人以上,真正實現“不增編、不建房,行走法院在身旁”。
2023年,5G“車載便民法庭”獲評人民法院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唯一特等獎,工信部5G應用征集大賽社會治理專題一等獎,被法治日報評為智慧法院十大創新案例,工作成果被寫入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目前,全國已有20余個省區市法院引進推廣該模式。
重慶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與信息法學院副院長黃東東表示,5G“車載便民法庭”將一站式訴訟服務延伸至群眾家門口,切實打通“最后一公里”,為司法便民服務注入了新動能,有利于及時化解糾紛和增強群眾的法治意識。
據介紹,近年來,在推進政法領域改革的過程中,各區縣各系統各單位緊密結合實際,探索形成了一批好的經驗做法和實踐范例。這“十大最佳實踐”在促進公平正義、提高執法司法效率、法治化社會治理、法治化營商環境、公共法律服務五大領域中獲得較好成效,富有創新性、典型性、實效性、操作性、借鑒性,具有較大可復制推廣價值。全市政法機關將以此次評選活動為契機,更加注重以“小切口”寫好改革“大文章”,增強改革典型的倍增放大效應,主動將政法領域改革事項與抓好平安穩定、法治建設工作結合起來,把政法改革成效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的強勁動力。(韓夢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