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2023年“全國低碳日”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新華網 陳雨 攝
新華網重慶7月12日電 在7月12日開展的重慶市2023年“全國低碳日”主題宣傳活動上,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局長余國東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市碳強度累計下降21.9%,能耗強度累計下降19.4%,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重慶碳市場累計成交碳排放指標4139萬噸、8.76億元。
近年來,重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重慶在全國率先建成集碳履約、碳中和、碳普惠為一體的“碳惠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平臺,打通“兩山”價值轉化路徑。截至目前,“碳惠通”平臺累計交易綠色交通、清潔能源等領域碳減排量344萬噸、8618萬元。
重慶市還積極探索氣候投融資,促進綠色發展。目前,重慶全域獲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兩江新區入圍全國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地方名單,建成氣候投融資項目庫,累計入庫項目近400個,涉及融資意向達3600億元。
活動現場,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發布了《2022年重慶綠色金融發展報告》。截至2022年末,重慶市綠色貸款余額5228億元,同比增長36%,較全市各項貸款增速高29.3個百分點,綠色貸款余額是2019年初的2.9倍。
下一步,重慶將實施綠色共建工程、綠色賦能工程、綠色金融工程“三大工程”,聚焦錨定“雙碳”戰略目標、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目標“三大目標”,將升級傳統產業、發展低碳產業、壯大數字產業“三大產業”,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現代化治理格局、環境資源大市場格局、多元協同支撐格局“三大格局”,推動重慶在綠色低碳發展領域作出新貢獻、實現新發展、展現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