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7月10日電(韓夢霖)10日,在《重慶市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委網信辦主任、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吳勇軍介紹,國家網信辦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顯示,重慶市數字化綜合發展水平在全國31個?。▍^、市)中排名第9,位于全國第一梯隊。
發布會上,吳勇軍介紹了《重慶市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中的重點內容。該報告通過文字、數據、圖表等形式,全方位回顧展示了2022年重慶市在數字基礎設施、核心技術攻關、網絡綜合治理、網絡安全防護等10個方面的發展成就。
“重慶市數字經濟發展能級持續提升,數字經濟賦能作用凸顯,數字產業集群不斷壯大,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眳怯萝姳硎?。2022年,重慶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1407個,認定智能工廠22個、數字化車間160個,智能工廠普及率達43%、位列全國第6。兩化融合發展指數為105.4,位列全國第一梯隊。全市農業生產信息化率達26.5%,5個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建設成效顯著。
2022年,重慶市持續打造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數字基礎設施體系,網絡、算力、應用基礎設施規模和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其中,每萬人擁有5G基站19個,位列全國第7;5G用戶普及率達40.3%,算力規模達4.07E。IPv6規?;渴鸷蛻贸掷m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重慶)累計接入西部10省市、38個二級節點,標識注冊量近150億。建成量子通信成渝干線、漢渝干線,并接入全國量子通信網絡。
吳勇軍介紹,重慶市不斷健全數據基礎制度體系,出臺《重慶市數據條例》,成立西部數據交易中心,推動公共數據共享,促進商業數據利用,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初見成效,數據資產化運營模式不斷創新。建成市級部門數據資源池68個,實現數據共享10416類、開放5493類,共享數據日均調用量突破1300萬條,數據開放水平位于全國第一梯隊。
2022年,重慶市數字社會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數字生活服務方面,全市電子社??ǜ采w率達44.4%,生活服務線上繳費覆蓋感知情況位列全國第2。數字醫療方面,建成智慧醫院57個,遠程醫療覆蓋率達81.7%。數字教育方面,建成智慧校園示范學校425所,巴蜀中學、重慶郵電大學等6家單位入選國家“5G+智慧教育”試點。數字文化方面,開通運行云上博物館,推出全國首個“演藝地圖”。數字生態方面,數字生態文明綜合評價位列全國第6,智慧國土空間規劃水平排名全國第1。
此外,重慶還加快建設數字政府,推廣應用“渝快政”,優化升級“渝快辦”,99%的事項“最多跑一次”,311項“川渝通辦”事項全面落地,辦理總量超1300萬件次,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水平進入“非常高”序列。在線政務服務實名用戶規模超2567萬人,政務事項在線辦理率超85%。
據介紹,近年來,重慶高度重視提升全民數字素養工作,精心策劃實施提升月活動,打造全民數字素養基地,營造全社會廣泛關注并積極參與的濃厚氛圍。實施巴渝工匠行動計劃,建設“智能+技能”數字人才試驗區,打造“數字農民”“鄉土網紅”工程,開展“巾幗榜樣網絡示范引領”“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等活動,有力提升婦女、老年人和青少年等群體的數字化適應力、勝任力、創造力。
“2023年,重慶將主動順應數字化變革機遇,努力取得更大突破性進展、打造更多標志性成果,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成為建設現代化新重慶的最大增量?!眳怯萝娬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