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當前,不斷重構、持續迭代的“教”“學”新樣態讓學習場所、教學模式、課堂管理以及學生評價發生著巨大變化,這呼喚著作為教師發展的第一資源——教師隊伍做出相應的調整。 重慶市人和中學(下簡稱:“人和中學”)敏銳把握教育發展新脈絡,在落實“雙減”要求和加強“五項管理“的背景下,關注教師綜合素養提升,圍繞做好常規管理、優化培養路徑、提升教研質量、落實高效課堂、注重示范引領等方面,積極營造教師職業發展新生態。建立自下而上選擇研培機制,問需于校、問需于師,常態化有效開展教師培訓,力求培養出一批“有情懷、肯擔當、能學習、有個性”的教育教學中堅力量,助力學校高質量發展。
“我們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爺爺、奶奶正逐漸喪失正確增減衣物能力,那為什么不幫助他們來解決這個問題呢?”屏幕前,學生們討論著他們新近發現的身邊的社會問題。很快,人和中學的師生們便以《老人生活“伴侶”——穿衣指南》為課題,進行了科技勞動教育實踐活動設計。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利用智能編程的知識,通過設計、實踐、制作,解決不同季節、不同環境老年人穿衣的問題。
“有趣、探究、聯想、體驗、創作?!边@是指導教師苗國洪對學科融合實踐教學過程的評價?!皩W科融合實踐活動是學校的特色課程,有別于傳統課堂,在實踐活動課堂上,往往信息含量大,課堂資源包羅萬象。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這一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的創意設計課堂,讓學生們能夠在做中學、做中創?!彼硎?,學校設立課程的初衷便是希望能夠在系列課程中拓寬學生的眼界,充分調動學生的責任感和社會擔當,感知世界的正能量和美好。而這也讓教師們從中受益匪淺。 自“雙減”政策落地實施以來,人和中學積極踐行學科融合,推進“五育”并舉,讓課程設置從常態拓展走向結構優化。
學校將“和潤拓展課程體系”與課后服務融合,探索出“2+X”的課后服務實施路徑。同時,人和中學還積極開展跨學科課程融合行動。以物理教研坊為龍頭,牽手各學科組,以“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為主題,以“科創節活動”為平臺,以項目式學習為主導,推動跨學科融合的實踐研究,這對教師的要求大大提升。另一方面,學校還全力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課協同實施。以大思政課導師工作室為引領,開設特色思政拓展課,打造精品課例,探索“大思政課”建設新路徑。
為了讓高效課堂在人和中學更好地落地實施,學校對概念課教學、規律課教學、實驗課教學、復習課教學、講評課教學這五種課型的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策略進行了總結提煉。
三年來,人和中學數學導師工作室的“主題復習作業設計研究”,化學教研組的“減負作業單”相繼編纂成集。特別是物理教研工作坊的“構建三問式作業新樣態的研究”,三問式作業設計多次獲區、市級一等獎,三編三改,編纂物理“三問式”作業七集,實現作業校本化,工作坊在國家級、市級賽課、論文、教學設計等比賽中獲一等獎、特等獎等共36項;數學導師工作室成員獲國家級一等獎一人次,市級賽課一等獎一人次,區級賽課一等獎3人次,三等獎1人次。其中張力丹、蒲月、譚彬均是三年教齡的青年教師。
“近年,學校在落實‘雙減’政策,聚焦九龍坡區教育‘五五行動’過程中,不斷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研教融合也不斷取得新的成果?!比撕椭袑W教導處主任、重慶市第四期領雁工程項目“和潤物理”教研坊坊主張云孝介紹,學校一直致力于推動全體教師打造精品課例,實施高品質課堂推廣行動,“‘不求堂堂是名課,但求堂堂是好課’的課堂教學改革新樣態,正不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教師專業成長。這與學?!兔烙?,育和美人’同聲相應?!?/p>
屢屢取得好成績的背后,離不開學?!袄怼薄肮堋比诤系墓芾眢w系。
人和中學聚焦常規管理,通過規范常規教學管理,規范教師教學行為,優化系列規章制度,幫助教師揚長避短,查漏補缺,激發教師教學熱情。
“我們‘理’清教學管理系統,明確各部門與崗位的職責;“理”清師德師風內涵;‘理’清觀念,通過學習,樹立教師‘全面發展、立德樹人’的育人觀,‘素養立意、真實情境支撐、問題導向引路、活動平臺實踐、作業全面評價的重視思維培養與提升’的教學觀和‘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的質量觀?!睆堅菩⒈硎?,學校敏銳把握教育發展新脈絡,在落實“雙減”要求和加強“五項管理”的背景下,特別關注教師教學設計、課堂實施、作業管理,并根據情況反饋,及時調整和優化規章制度,充分發揮教學常規管理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
基于此,人和中學及時優化和完善了《教研組建設制度》《集體備課制度》《教研組(備課組)考核評優制度》《教師學習與培訓制度》等相關制度,通過調研和實證,將原教學常規相關制度進行了優化整合,形成了《重慶市人和中學常規教學管理辦法》,該辦法八章四十條,涵蓋了常規教學的方方面面,明確了具體、科學的管理辦法。并相繼出臺了《重慶市人和中學課外讀物管理制度》《重慶市人和中學作業管理制度》《“雙減”工作落實機制》《重慶市人和中學課后服務實施方案》等多項教學管理制度。
學校尤其重視考評機制。聚力“一守”、“二問”、“三查”、“四通報”嚴格落實,優化優秀教研組、導師工作室考核評比。同時,實施三級聯動考評,即教研組(備課組)每周自評、年級組每月測評、教導處每期兩次集體視導和針對性抽查考評及學年教研組、導師工作室考評。
“我們堅持常態‘巡課-觀課-議課’督評機制,在校領導的主持下,教導處牽頭全體教學管理人員共推過程督評,以階段目標要求,通過跟蹤反饋中的‘教規’和‘學規’問題,特別針對薄弱年段、薄弱學科、薄弱教師、薄弱班主任和年輕教師的常態課堂跟蹤,做到巡課者簽名留痕,交流留聲,記錄年輕教師真實成長足跡”張云孝展示了過去一年學校的相關督評數據,三次集體教學常規視導、兩次青年教師教學常規督查,督促部分教師自查自糾,強化學習,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剛畢業三年的蒲月,是人和中學一名職初數學教師。在“新手”教師階段完成“人和講堂”的初級培訓后,她明顯感覺到,在備課、上課的理解與實踐等方面有了顯著提升?!拔夷壳笆呛戊Z數學導師工作室的成員,在導師引領和骨干教師的示范帶動下專業素養提升很快?!逼言滦χf,過去兩年,自己連續參加了九龍坡區“行之杯”賽課和重慶市青年教師數學優質課大賽均獲一等獎,這些都與學校的培養密不可分。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名師是師者之優,引領之范,培訓是成長之要,建設之道?!比撕椭袑W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教育發展新形勢,人和中學精準把握教師們亟待提升的素養需求,對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以適應新時期教育發展要求。
蒲月提到的“人和講堂”,是人和中學為了激發年輕教師研修的積極性,促進年輕教師專業化發展,適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而打造的青年教師成長平臺。旨在提升青年教師的業務素養,形成先進的教育理念、關鍵的教育教學能力、必備的科研意識和科研水平,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注重校內新老教師合作與交流,在校內實行教學、教研、培訓的有機協同與組合,實現教師之間能夠互幫互助,打通普通教師向上尋求專家業務指導的溝通渠道,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實行開放的培訓方式。
因此,人和中學逐步形成以導師引領、骨干教師示范為基礎,將“導師工作室”和青藍工程相結合,以“人和講堂”為陣地拓寬師培道路,助力青年教師成長。
一方面,學校通過對“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幫扶結對”工作目標的達成情況、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等進行客觀分析,制定優化策略,實現“青藍工程”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人和中學創新推出以導師引領、骨干教師示范、年輕教師學中做的團隊整體提升為目的的“導師工作室”,新創設3個學科導師工作室和1個班主任導師工作室,以拓寬師培之路。
結合教育熱點和教學實際,針對共性“問題”的專家專題講座、為教師們提供教學實踐探討與答疑解惑機會的研討沙龍……人和中學的教師培訓堅持針對性、時效性、系統性、開放性高度融合的原則,以學校和教師的實際需求與發展為出發點,解決教師現實教學中和未來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緊密結合教師的教育教學實際,以“問題”為中心,著眼于教材、教法、學法和教育教學管理。
聚力師培方式、師培內容、師培質量的培養理念,人和中學探索出了“一核”“兩翼”“三動”師培新格局,根據教師個體差異構建三級培訓新路徑,即:“人和講堂”為眾多教師提供專業提升平臺;一師一徒、導師引領為個體長遠的發展助力,名師、專家培塑為學校發展添翼增質。
教研是課堂實施的前提。人和中學敏銳把握教育發展新脈絡,明確研修目標,聚焦“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和“作業設計與實踐研究”,創新教研新形式,開拓教研新路徑,優化教研保障措施,做出教研新樣態。
學校教研聚焦“新課程標準”,全員學習、領會“新課標”要求,開展“基于素養導向下的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雙減政策下課時作業設計與實踐研究”“基于素養導向下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基于新課標學業質量要求下的學業水平考試試題研究”“基于新課標要求下,提升學科核心素養的跨學科教學設計與實踐”五項主題課例研究或課題研究,形成“不求人人有課題,但求人人有主題”的研修驅動。
教研方式聚焦主題課例研究,以主題式課例研究的方式和“四段五環”教研新路徑為指南的基礎上,要求教師教研做到“八定”,即:定時間、定時長、定地點、定主題、定主講人、定記錄、定到崗領導、定反饋通報。為了保障教研效果,學校給各部門劃分了任務,并將家長和學生的反饋意見納入考核。形成“不求人人有成果,但求人人有收獲”的研修效果。
同時,人和中學聚焦研教融合與實踐,推進“黨員、干部及骨干教師獻課暨和美課堂推送活動”和“‘青春杯’教學技能大賽”,兩個活動均以“主題式課例研究”為主線,堅持“四段五環”教研新路徑為指引,開展課堂教學實踐,學科教師通力打磨,全校所有教師積極參與觀課、議課。形成“不求課課都和美,但求課課是優質”的課堂教學新追求。
學校還重視教研引領示范作用,在“項目建設”(重慶市第四期領雁工程和潤物理教研坊)、“導師工作室”建設上下功夫,形成“不求遍地開花,但求領雁高飛”的教研組發展新氣象。
“雙減”政策落地實施以來,結合“雙減”正常背景下的課程調整,人和中學開始探索學科教研融合,項目式學習的實踐研究。以物理教研坊為龍頭,牽手化學組、生物組、信息技術組、美術組在教導處的統籌下,以“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為主題,以“科創節活動”為平臺,開展跨學科聯合教研,探索項目式學習、,并屢屢取得佳績。
在這樣高標準嚴要求的教研氛圍下,五年來的每學年上期的九月至十一月,人和中學在兩百多堂“獻課”中推送出“和美課堂”二十四堂,從每學年下期的一百五十多節青年教師賽課中評選出“青春杯”大賽優質課三十堂?!斑@些教研實踐活動既喚醒老教師的研究意識,又激發新教師的競爭意識?!比撕椭袑W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活動也是人和中學“青藍工程”和“導師工作室”優秀的團隊合作成果。
對于人和中學的教師來說,專業素養提升最快的途徑,莫過于加入導師工作室。
為了充分發揮學校資深教師的引領作用、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促使教科研工作邁上新臺階,迅速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全面推進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提升育人質量。劉光融班主任導師工作室,何靂數學學科導師工作室,張云孝物理學科導師工作室、馮波思政導師工作室相繼成立,并迅速形成相應的成果,輻射校內、周邊、幫扶校,成為了人和中學一張張閃亮的名片。
物理教師廖茂潔是張云孝物理數學導師工作室、和潤物理教研坊的成員。近年來,在導師引領和骨干教師的示范帶動下廖茂潔的專業素養提升很快?!疤貏e是在教育教學觀念、新課程標準的理解、教學設計、跨學科研究與實踐、教育科研幾個方面提升很快?!彼哪陙?,廖茂潔不僅獲區賽課二等獎,執教區級研究課兩堂,區外教學交流課一堂,還被學校聘為物理教研組長。
“教研服務于學校課程改革、服務教師教學改進、服務學生學習提升、服務教學管理決策?!比撕椭袑W思政教學名師、教導處副主任任沙介紹,他還是人和中學馮波思政導師工作室的成員?!皩W校的教研處處體現‘引領’,如:師傅引領的師徒結對、導師引領的特色教研團隊、專家引領的項目工程等。人很容易自我重復,教研可以找到突破的方向,避免自我重復?!?/p>
像廖茂潔、任沙這樣,通過工作室引領成長迅速的教師在人和中學還有許多。
對外,為貫徹區教委“五五”行動部署,聚焦“五名工程”,加強楊家坪中學教育集團、聯盟校內部交流,發揮好名優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和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促進區域內教師專業成長。
人和中學鼓勵學校名優教師、導師工作室參加區內外、市內外的教研活動。通過專題講座、主題課例研究、骨干教師獻課、同課異構(同構)等模式將優質師培資源源源不斷地向外輻射,引領了一大批教師高質量成長。
每年,人和中學都會承辦區級、片區教研活動,僅2022年便有8次。同時,學校還承辦了九龍坡區“行知杯”物理、地理學科優質課賽課。學校物理教研坊獲重慶市第三期領雁工程項目優秀獎,也是九龍坡區領雁工程項目唯一一個市級優秀;物理教研坊負責人張云孝帶領物理組骨干教師開展的作業設計的研究,提煉出了“三問式物理課時作業設計的實踐策略”,高度凝煉推出主題課例18例,編纂兩集課例集,多次在區內外、市外進行交流講座。
義務教育新課程方案和新課程標準的頒發,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新時期。新課程需要新教學,新教學需要新教研。這正是人和中學致力于教師隊伍建設,并不斷向外輻射師資培養成果的最大背景?!懊鎸r代強音,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教師都要主動迎接挑戰,教師要不斷提升自我專業素養,學校要努力為教師們的成長提供良好的平臺和環境。讓學校真正成為教師進步的陪伴者、動力的激發者。力求培養出一批有情懷、肯擔當、能學習、有個性的教育教學中堅力量?!庇嗔紩浾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