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邁好第一步推進“兩建三化五提升”工作體系
商務工作不僅是國內循環、國際循環的有機組成部分,更是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樞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處于重要位置。
2021年,我們將以構建新發展格局為“綱”,推進實施“兩建三化五提升”工作體系。其中,兩建是指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三化是國際化、智能化、專業化;五提升是指提升“三外”規模質量、提升消費品質能級、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提升自貿試驗區建設水平、提升招商引資工作水平。此外,重點推進一批改革,打造一批平臺,開展一批活動,培育一批主體,努力為“十四五”商務高質量發展開好局。
-
推動擴大對外開放“點上突破”帶動重慶市對外開放“面上發展”
近年來,重慶市在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以及開放型經濟發展上穩中有進。2020年,全市對外貿易總額超過6500億元,增長12.5%,實際利用外資穩定在100億美元以上。面對“十四五”時期新的開放發展環境和條件,重慶市商務部門將多措并舉,由點到面,進一步助力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擴大對外開放,發展開放型經濟。
夯實內陸開放高地支撐體系——
加快構建完善開放通道、平臺、產業、政策“四大體系”,推進數據、金融、運輸、人才等領域的對外開放,持續深化開放型經濟體制改革,全力營造“近者悅、遠者來”的開放環境。
探索推動制度型開放——
從兩個層面探索推動制度型開放,促進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在制度“對接”層面,對標CPTPP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完善競爭中立、知識產權保護等自身制度構建,推動形成與國際經濟制度高度銜接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在制度“創新”層面,加強陸上貿易、數字貿易等規則探索,形成一批制度創新成果,努力為國際經貿規則調整和完善做出貢獻。
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
立足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促進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的協同發展。
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
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優勢,持續深化開放創新,加強改革系統集成,著力打造自貿試驗區升級版,把自貿試驗區作為推動制度型開放和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以自貿試驗區的“點上突破”帶動全市對外開放的“面上發展”。
-
促進消費轉型升級供給需求兩端發力促進消費
重慶市消費正逐步從商品消費為主轉變為商品服務消費并重;從基礎性消費轉變為品質化消費;從線下消費轉變為線上線下消費融合。未來五年,重慶市商務部門將順應趨勢,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引領,從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全力促進消費,推動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良好態勢。
在供給端,進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巴渝新消費”八大行動——
一是實施品質提升行動,發展中高端業態,增加服務化、特色化、品質化消費供給,滿足居民生活消費升級需求;
二是實施數字賦能行動,完善“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培育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等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為居民拓展消費空間,提供便捷的消費方式;
三是實施綠色健康行動,建立綠色、健康產品多元化供給體系,倡導綠色消費、合理消費,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
四是實施市場細分行動,發展更多參與式、體驗式、個性化定制等消費模式和業態,提升針對各細分市場消費供給能力,全面適應居民分層次多樣性的消費需求;
五是實施國際拓展行動,高水平建設中央商務區、寸灘國際新城等國際消費核心區,加快集聚國際消費品牌;
六是實施場景優化行動,依托山水人文、“渝味”美食等重慶特色資源,創建美食、購物等消費地標,做靚“不夜重慶”“美食之都”等城市名片,增強重慶消費魅力;
七是實施流通暢通行動,健全現代流通體系,加強消費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讓消費變得更快捷、更便利;
八是實施普惠共享行動,優化城鄉商業網點布局,推動農村消費擴容提質,引導城市消費下鄉,加大針對老年人、身心障礙人士等特殊消費者群體的產品供給。
在需求端,進一步優化消費需求側管理,著力突出強化財稅金融政策支撐、強化居民消費能力支撐、強化消費者權益保障支撐“三大支撐”。?
-
唱響“雙城記”從三方面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2020年,川渝商務合作駛入“快車道”?!笆奈濉睍r期,重慶市商務部門將從三個方面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一是以共建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為重點,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二是以協同建設“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為抓手,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促進內外貿融合發展。
三是以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為目標,全面加強川渝消費協作聯動。雙方圍繞川渝地域特色產品、美食、文化、旅游等資源,共同打造城市消費品牌,培育塑造川渝消費名片,增強對外來消費的吸引力。
-
順民意說期盼“十四五”時期,消費者可以期待這些
重慶市商務部門將繼續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順應市民需求和期盼作為奮斗目標,讓市民在宏觀商務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體來說,這四個方面值得消費者期待——
更加多元的產品服務。通過大力實施擴大進口戰略,打造“世界超市”,增加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進口日用消費品、醫藥和康復、養老護理設備等,讓市民足不出渝,買遍全球;
更加優良的消費品質。通過培育“重慶造”品牌,推動“老字號”傳承振興,打造渝貨精品,增加優質產品供給;
更加便捷的消費方式。大力發展線上業態、線上服務,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促進農村電商、跨境電商等的發展,讓市民有更多更好的消費渠道選擇;
更有保障的消費環境。通過持續完善重點產品流通追溯體系,逐步擴大產品追溯的覆蓋范圍,建成比較完善的基本生活必需品追溯網絡,為市民使用更放心的產品提供便利。
- 蹇澤西:打造成渝經濟圈康養經濟示范區
- 劉貴忠:重慶將從八個方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 袁勤華:推進綦萬一體化同城化融合化發展
- 唐小平:銅梁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國際大都市后花園
- 冉華章:重慶開州協同建設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
- 楊曉云:重慶梁平加快建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
- 辛國榮:巴南打造五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
- 闞吉林:著眼“五大振興” 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張智奎:重慶將實施“巴渝新消費”八大行動
- 錢建超:彰顯“民族、生態、文化”特色 推進產城景融合發展
- 張安疆:潼南將全力打造成渝中部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 李應蘭:做好“六篇大文章” 為“十四五”開好局
- 于會文:守護世界文化遺產 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 盧鵬飛:重慶加快推進城市管理執法體系和執法能力現代化